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瓷器,无疑是近年来在收藏市场升值较快的品种之一。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,也只有看热闹的分了。那如何才能从中寻找到瓷器收藏的乐趣呢?其实收藏瓷片无疑是一个途径。 从目前的收藏市场来看,从瓷片类别上进行收集,主要分为三类。首先是关注瓷片的釉色,专收一些高古名釉瓷片,如唐越窑、宋汝、官、钧、定窑瓷片以及龙泉、耀州窑瓷片等。另外一种是收藏以明清民间青花绘画研究为主,由于这些瓷片价格较低,因此这个群体...
汝窑是我国宋代著名瓷窑之一,因为窑址在现今河南临汝县境内,宋时属汝州,故名。 据考证,汝窑是在北宋元礻右初年继定窑之后为烧制宫廷瓷而建立的,当时烧造的产品,胎骨呈灰色,釉色呈卵青,造型很精美,但因烧造时间很短,产品也不太多,故流传后世较少。 汝窑瓷器甚为珍罕,如果今天能收藏到一件真正的汝窑瓷器,当是价值连城。正因为如此,历代一些受利益驱使的古玩贩子,便千方百计仿造汝窑瓷器,致使...
很多朋友包括我们同行都曾谈论过一个话题:陶瓷最难鉴定也最容易鉴定。如今,这种说法又变了:陶瓷最难看了,书画最容易鉴定。因为书画家每个人的风格比较单一,虽然有模仿,但还是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。陶瓷涉及到窑口众多,每个时代的东西很多,真假难以辨认,因此很多人对陶瓷鉴定感觉如雾里看花一样。如何鉴赏中国古陶瓷?本期编辑特别邀请首都博物馆研究员、著名陶瓷鉴定专家王春城为广大藏友指点迷津。王老师坦言,他就讲...
我国陶瓷制造历史悠久,每个时期的陶瓷在胎质、器型、釉色、色彩、装饰、款识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。对每一件陶瓷器,收藏者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辨别: 1.器型。从商、周、秦汉比较单一的器型发展到现在的梅瓶、盘口瓶、冲瓶、天球瓶、象耳瓶、玉壶春瓶、柳叶瓶、凤尾瓶、转心瓶等。每一种瓶型都有一个首先创烧的朝代,各个时期的瓶身、瓶嘴、肢线等都会发生变化。谙熟了这些演变的规律,就能准确地鉴别瓶类...
清乾隆五彩在当时虽不算最名贵的瓷彩,但由于清三代瓷器工艺普遍精湛,因而它们在中国瓷品收藏历史上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,如果有幸觅得存世极少的孤品,价格会因此连翻好几倍。 佛山市民冼先生收藏着一件轻易不示人的“镇宅之宝”:不怒而威的剑眉、狭长的星目、高挺的鼻梁……神态安详的唐太宗身穿青色龙袍,手握酒杯盘腿斜倚在龙榻上面。 据冼先生介绍,这尊名“唐太宗”的清乾隆五彩瓷器精品,全部由硬彩...
购买古董的时候鉴别古董的真假好坏,可以试试藏家们自创的“六看鉴别法”—— 一看造型。古瓷器不同的朝代是有不同的造型的,有的时候从器形就可以判断出大致是什么时代的瓷器。 二看胎质。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质上有所不同。 三看纹饰。不同的时代的作品纹饰也是各具特色。 四看款识。有些古瓷器的底部印有款识,每个朝代的款识都有不同的写法,从款识上也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...
人真的很奇妙,打动你的总是一些微乎其微的东西,只因为它真实的感觉。古人描写和田玉的诗作不尽,可我总觉得中间隔着一堵墙,那叫距离感。也许是我没有的“亲历”总让我有一种旁观者的滋味。 说在所有物体里面,玉是最讲缘分的,和田玉就更是讲缘份了。这是因为玉是有生命的,而且还是一种最为高洁纯净的生命,她有着非凡而敏锐的感知。如果你与她没有缘分,或者你心中有哪怕是一丝儿的杂念,即使她就在你的面前,就在...
商代过后,就是周。周代分为西周、东周。过去说东周,一般都说成春秋战国。我们讲个简单的知识:中国历史年表中凡是西、东两朝并存的,一定是西在前,东在后。比如西周、东周;西汉、东汉;西晋、东晋。好记吧? 周代统治者吸取了殷商灭亡的教训,重新制定了一套礼仪,这就是《周礼》的出现。《周礼》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经典之一,由于它的出现,后来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很大的约束。我们常说讲礼貌,重礼节,都讲的是“礼...
商代妇好墓中最重要的一件玉器,就是一个跪坐的玉人,专业术语叫“跽坐”。这是一个圆雕的玉件。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雕刻的基本知识:所谓圆雕,就是立体雕,雕好后前后、左右、上下,转着圈儿都能看。还有一种叫浮雕,一般就是纹饰高出平面,看凸起的纹饰。再有一个是透雕,字面上就可以理解,一定是镂空的。雕刻工艺大致分成这三类:圆雕、浮雕、透雕。 关于“玉人”这个名称,也很有意思。今天说“玉人”,就是形容人漂...
商代一共有五百多年,商代的文化,今天能够看到的主要就是玉器文化和青铜文化。此时进入人类文明史的第二个阶段,就是铜器时代,也叫青铜时代。到了商代,玉器的功能可分为祭祀、礼仪、佩饰、陈设、生产、殉葬,非常清晰,是什么玉就有什么功能。 商代的丝织品非常发达,这是一般人不知道的。当时的织物不是丝就是麻,棉花进入中国是非常晚的事,而只有丝麻这样耐腐蚀的织物才能保存下来。比如大量汉墓里出土的丝织品,...
西周时期,玉器的佩带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形式,是什么呢?就是组佩。所谓组佩,很容易理解,两块以上的玉组合佩带,就叫组佩,西周组佩都是大量的玉用丝线连在一起,佩带在身上,非常漂亮。组佩中间要用一种玉器—玉璜。有学者认为“璜”字与“衡”字音近,衡有平衡之意,而玉璜在组佩中也起平衡的功能,这个道理是讲得通的。《礼记?经解》说“行步则有环佩之声”,就是说你走路的时候,玉佩之间互相碰撞,发出丁丁当当的声音,很好...
我重点讲一个字:“瑞”,祥瑞的“瑞”。“瑞”的本意是玉制的信物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《说文》这样解释“瑞”字:“以玉为信也。”就是用玉来表示诚信。从秦朝起,一直到清朝,国家的信誉是用玉来表示的,叫玉玺,就源于这个“瑞”字。国家的最高权力一定用玉玺来体现,而不用黄金或其他材质的玺,表明中华民族信守承诺。“瑞”这个字,就作为信用体制的一个确切的实物、证据,我们用它来说话。 国家最高权力用玉玺表现...
红山文化、良渚文化的玉器都有一种图腾崇拜,这种强烈的图腾崇拜跟人的早期精神追求有关。我们看当时的很多玉器,完全看不懂。今天无论多少学者,下多大精力,苦苦地去追求,得到的答案往往不能统一,各说各的。但有一个意见大致都认同:当时的人一定追求精神上的享乐。 早期人类的生活比较单一,跟今天不一样。今天可以去旅游,去滑雪,去听音乐会,去会朋友,各种事很多。古人没有,一天就为一件事——吃,就是想如何...
“牛郎织女”是我们民间传说中最普遍最动人的故事之一。由于年长月远,经过不同时代、不同观点、不同爱好的人们,口头的和笔录的辗转传播,以及和情节类似的故事的互相羼混,到现在,全国各地,无论在主题思想上,在故事情节方面,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别。正如别林斯基谈到俄国古代故事时一样,“这些故事在很久之前,保存在人民的记忆中,每一世纪都在改变着,无论在辞句上,或内容上,都在修改着,等到识字的人把它记录下来的时候,...
近些年来,有两部民间文学研究专著的出版,实在让我感觉很受震动:一部是刘锡诚先生的《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》,另一部是祁连休先生的《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》(以下简称《类型研究》)。它们都有扎实的文献根基,凝聚了作者多年来孜孜矻矻、穷达以之的心血,呈现出分外厚重的成果。这样的厚重,首先从它们的物理性上一望可知,刘先生的著作一册,计860页,祁先生的三册,计1364页。重要的是,它们的学术蕴涵是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